师德师风丨致敬,在平凡中坚守的标榜“校园美容师”们
平均年龄四十五岁,工龄均在十年以上,拿上一把扫帚、一根抹布,在校园内一走就是一天,她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像一位位“战士”,为保卫校园的整洁干净,蓄势待发。
她们说,每一天校园的干净整洁就是最大的收获;她们说,脚下踩着的一砖一瓦都与她们有着十余年持久的“革命友谊”;她们说,在担任“校园美容师”的日子里,有困难、有感动、有坚守……
时间: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凌晨2:23
地点:标榜学院十一教学楼
人物:保洁队全体人员
事件:搬新课桌椅
八月的傍晚,酷暑难耐。学校保洁队的阿姨们从早上七点开始,便马不停蹄打扫新修建的教学楼,一直持续忙碌到下午五点半。“晚上要送来一批新课桌椅,所有人留下来加班!”,随着一声令下,刚放松的保洁人员又得重新上岗,“这个暑假又热又累!现在还要加班!”,面对队友们的一些抱怨,一旁的曾代香安慰道:“没得事,我们加紧把课桌椅搬了,新学期学生才方便上课啊!”
曾代香是保洁队的元老级成员,目前负责校园垃圾分类及输送,几乎一天要收上百袋垃圾。从2004起,曾代香便进入学校从事保洁工作,十七年间,她走遍了校园每一个角落,一草一木,一池一砖,对她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感情,“我看着一栋栋教学楼从无到有,心里真的很高兴。”和同事们来不及多说,曾代香便开始搬动桌椅,两名保洁阿姨一组,课桌、板凳、讲桌,一鼓作气搬进新教学楼,正值盛夏的夜晚,保洁人员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全部忙完已是深夜两点。“我都不敢给家里人说那天晚上我是留下来搬课桌椅,怕他们心疼。”回忆那个忙碌的夏天,保洁阿姨李善琼说道。
时间: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
下午14:00
地点:标榜学院第六教学楼
人物:曾秀清、学生
事件:雪中“送橘子”
“我能坚持干这么多年,还是对学校真的有感情,尤其是这些学生!”曾秀清在学校从事保洁工作14年,谈起为什么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到。
2021年1月7日,受寒潮影响,南北方都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寒冷天气,而成都也迎来了第一场雪,校园内顿时银装素裹,来不及欣赏雪景,曾秀清便和同事们奋战在清雪第一线,将校园内的积雪清理干净,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师生出行安全。天空刮着凛冽的寒风,曾秀清却只穿了一件单薄的上衣,扫、铲、推、抬垃圾,她脸颊上颗颗豆大的汗珠,不停往下滴,“阿姨,这么冷的天,你还看起来很热,休息会儿,吃个橘子吧!”话音刚落,同学便递上一个橘子,曾秀清顿时没反应过来,一时语塞,只是不停地说道“谢谢,谢谢,谢谢!”
如今,再回忆起那个雪中的“橘子”,曾秀清依旧激动万分,“在学校里,能感受到同学们对我们保洁人员的尊重,不仅是送橘子,如果垃圾里面有玻璃,学生们也会特意写上小纸条,提醒我们注意安全,真的特别感动!”
每天清晨,李善琼、何章华、曾秀清、曾代香等40余名保洁人员,披星戴月一早便出现在校园一角,用辛勤劳动迎接第一缕晨曦。当同学们在校园学习的时候他们争分夺秒,清扫每个角落里的果皮纸屑、枯枝碎叶,确保校园日常干净整洁;当同学们离校时他们更加忙碌,从下水道到天花板,义无反顾坚守“阵地”,打扫卫生死角,祛除顽固污垢。
时间:标榜零点后
地点:标榜校园
人物:保洁阿姨、食堂大姐、值班老师、保安叔叔……
事件:守护校园正常运行
最后一节晚自习铃声响起,同学和老师们结束一天的学习后陆陆续续回到寝室,转眼又到了属于标榜的宁静深夜。
保洁队的值班阿姨走向教学楼,一层一层检查教室灯光是否关闭,楼道安全门是否开启;
十一点过后,值班教师在校园内巡逻点打卡,安静的深夜,他们的脚步声窸窸窣窣,时而加快,时而放缓,打着电筒注视一切意外情况。
1:00,寝室阿姨最后一次巡查宿舍楼,她尽可能地将脚步放轻,不去打扰每一个美梦;
3:00,值班保安巡逻打卡,确保校园安全;
5:00,食堂里的“锅碗瓢盆”开始奏乐,包子、稀饭、鸡蛋……热气腾腾;
7:00,学院保洁工人们开始上岗,纷纷走进教学楼做好今天的第一轮清洁卫生,拖地、扫厕所、擦玻璃,教学楼原本熄灭的盏盏灯光,又重新亮起;
清晨,随着起床铃声响起,属于标榜的深夜宣告结束。
标榜学子们可能不知道,在他们熟睡的夜晚,校园依旧忙碌。当太阳升起,学生们走进教室,深夜的一切仿佛从来不曾出现过。一阵阵悦耳动听的读书声、琴声、欢乐声,此起彼伏响彻校园,而在这些声音背后是何阿姨、老张、老王、李阿姨、刘叔……他们的用心坚守。
这些平凡岗位的普通人是校园维持正常秩序中最不起眼的“小螺丝”,但也更是守护标榜学子追梦路上那不可或缺的点点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