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丨李甜:以“三做”践行“四有好老师”的教育理想
习总书记曾提出的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要做学生“四个引路人”和教育工作要做到“四个相统一”。具体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三个“四”要怎么落地?
体育与旅游学院的李甜老师,用朴实的“三做”形容了当前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更侧面反映出她争做“四有好老师”的教育理想、教育追求和教育情怀。
李甜
中共党员,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生,高级研学导师、导游、导游考试培训讲师。
2015年入职标榜,担任旅游管理专业主任,主要承担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中国旅游地理、导游词创作与讲解等课程的教学。
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获三等奖;2020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获二等奖,获评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获一等奖;2021年,参加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三等奖。
01 做老师
课程实训
韩愈曾言:”师者,所以传道受心解惑也。”《不记》曰:”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育家陶行知则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一言以蔽之,教师就该既要身怀传承文明的使命,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又要肩负起社会责任,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如今,时代又赋予了教师这个职业新的使命——习总书记为华夏大地描绘出了一个彩色的中国梦、教育梦: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国好教师”。
李甜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中正是遵循着这个“做老师”的金科玉律: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她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从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以情景模拟、问题探究、项目训练等,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专周实训、专业素质拓展等,邀请行业专家做讲座、带学生深入景区和企业进行认知和实践,不断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图)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做讲座
作为学生情感的点燃者,她寓教于乐,在上课的时候就很强调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和答疑能力。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激情、有动力地探索专业知识,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阻力。“回想自己读书时光,很多课已经忘了老师讲了什么,但是对于老师的教学态度、课上的互动、参与的小组项目印象深刻。所以我对实践教学非常看重。”
作为学习方法的点拨者,她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制定“天罗地网”的规矩,不如润物无声的管理。”她在教学中会积极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根据学习目的,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展示赏析、评价提升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她自己则在探究出现困难或偏离课程主线的时候进行适当点拨。
02 做朋友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是否能让学生“愿闻道”首先得让学生愿意亲近自己。所以从成为教师的第一天起,李甜就要求自己做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与学生以心换心,成为彼此的知心朋友。
“对于年轻教师,彼此接触摸清对方的脾气和性格后,跟学生之间的相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也能采取不同的相处方式。”李甜讲到自己和学生“做朋友”的经验时讲到,对于性格活跃、未涉足过社会的学生,要耐心告诉他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帮助他发掘自身优势;对于勤奋好学、满怀求知欲的学生,则不断与其探索专业及书本范围之外的更加广阔的空间。
(图)组织学生深入景区和企业进行认知和实践
李甜会主动去了解同学们的喜好,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动态,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学习更适应年轻人的表达方式,尽量减少和学生间的距离感。“我和现在这届学生差不多有10岁的年龄差,为了尽可能缩小代沟,有意识地多去了解年轻人的喜好,从兴趣导入课程,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课堂氛围更活跃。”现在,学生都亲切地叫她“甜姐”,有时候有生活困惑了也会主动去找她交流解惑。
“老师不可能是完美的,学生们也不是,在‘成长’这件事上,我们和学生是绝对平等的,和学生做朋友,才能一起发掘彼此成长的更多可能性。”李甜谦逊地说。
03 做榜样
(图)指导学生专周实训
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的道德修养如何,往往会折射在学生身上。所以师德不仅仅是个名词,更是个动词,而教师,就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谈到师德李甜说到,“良好的示范胜过千百次说教,新时代给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们也要做教学、科研、比赛多项全能的斜杠教师。相比较告诉学生如何做,我更喜欢给他们讲我在做什么,做课改、做课题、打比赛,甚至让学生参与到我的比赛中。”
谈到如何给学生“做榜样”,李甜强调,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并身体力行,让一言一行成为学生行为的标尺。她讲了一个例子,录制教学能力大赛视频时,带着学生一遍遍演练、一遍遍调整,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十五分钟的视频就录了几个小时,虽然大家都很累,但是同学们也从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拼搏、学会了精益求精。”
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的优秀,从来不是教过多少年书,带过多少学生,而是给过多少爱和希望,“所以我也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行业、企业、协会等组织的各项比赛,引导他们发掘自身的无限可能。
“我们能够达到的高度决定着学生的视野。我们站得高,学生才能看得远。”李甜认为,只有不断夯实学识素养之石,铺垫知识能力之梯,才能使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实现超越。于是,她一直激励自己不断学习,时时以身作则,外处率先垂范,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之问,用身体力行诠释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