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丨向阳而生,逐光前行——人文与教育学院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展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奋力奔跑在青春的赛道上,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奋进,追求卓越,在实践中勇于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奋斗底色。让我们一同走近人文与教育学院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探寻他们的成长轨迹,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从榜样身上汲取进步的力量。
01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学前教育专业2309班 谢璐蔓 兰瑞萱摄
学前教育专业2309班的谢璐蔓懂明白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行稳致远,所以入学以来,她严格要求自己,取得了必修课42门成绩专业前十的好成绩。
课余时间,谢璐蔓积极参与班级工作,为集体服务。自2023年9月起担任辅导员助理以来,谢璐蔓协助辅导员老师开展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在2024年担任了第九届学生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行委员、校学生会执行主席、人文与教育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主席职务,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在人文与教育学院,她负责学院“中国文化概况”视频号的运营工作,视频号累计播放量超过1万次。在学生会工作期间,她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荣获“优秀学生会干事”“十佳学生会干事”等荣誉称号。她积极参加学院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0小时,获得一星级志愿者称号。谢璐蔓愿身体力行,影响周围的同学,与他们一同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02 发现不足,奋力向前
中文专业2202班 龚志强 兰瑞萱摄
“文学就像心中的一泓清泉,让我借春光抚平棱角。”谈到自己的专业,中文专业2202班的龚志强用诗意的表达传递出真挚的感情。初入校时,龚志强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远不如其他同学扎实,课堂上也曾难以跟上老师授课的步伐,一度感到很强的挫败感。但在专业老师的鼓励下,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应是放弃的理由,而应是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于是,他加倍努力学习,拉近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我在学业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必修科目成绩始终保持在专业第一,获得了多项奖学金。”龚志强说到。他在大学里也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活动,获得2022-2023年“读者杯”青少年文学大赛一等奖,2023-2024年全国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大赛一等奖等18项专业比赛的荣誉。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一直关注乡村基础教育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多次参与“简爱三下乡”志愿服务,撰写了多篇详细的调研报告,志愿四川平台累计服务时长达到400多小时,数次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03 怀揣梦想,保持热爱
中文专业2201班 王厚英 兰瑞萱摄
中文专业2201班的王厚英,始终怀揣着对知识的热忱和对梦想的执着,不断探索前行,力求在学业、实践及个人成长多方面实现突破与提升。她自入学以来就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已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她保持对中文的热爱,在大学期间保持专业成绩排名年级第四,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比赛,获得了7项技能、竞赛证书。
作为“三下乡”和学校志愿组织负责人,王厚英组织并参与超过70次志愿活动,参与申报的4个国家级项目成功立项。她所在的团队凭借出色的志愿活动表现被四川观察、自贡观察等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她累计志愿时长超1100小时,被评为“四星级志愿者”,获得证书50余张。王厚英表示自己在参与“三下乡”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和需求,更加坚定了自己将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决心。未来,她将继续秉持奉献精神,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4 以奋斗定义人生价值
应用日语专业2201班 陈彦羽
应用日语专业2201班的陈彦羽一直以来特别重视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尽全力精进自己,不断向着目标前进。“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陈彦羽一直牢记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她深知要发出青年的光和热,就要以奋斗定义人生价值,在奔跑中到达新的远方。
在校期间,她抓紧每分每秒学习专业知识,在2024年7月考取了日本语能力测试N1等级证书,取得了2022-2023年度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她时刻保持着端正、谦虚的学习态度,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并获奖,先后获得了第二届人民中国杯全国大学生日语阅读大赛高职高专组一等奖,第二届人民中国杯全国大学生日语词汇大赛高职高专组二等奖等奖项。除了专业领域的竞赛,陈彦羽还积极参与其他领域的竞赛,她在2023年“中文在线杯”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学生个人赛中获得特等奖。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四川累计时长超过422个小时,被认定为四川省二星级志愿者。
这些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是校园里一颗颗璀璨星辰,他们的故事,指引着,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去奋斗,去成长。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同学以他们为榜样,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