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十四次诊改工作推进会议
会议时间:2022年6月13日15:00—18:00
会议地点:CB101
会议主持:唐荣军
参会人员:刘一沛、庄红、王磊义、马经义、马娅、孙政、周宇、罗明钊、唐荣军、周妤琪
会议记录及整理:周妤琪
会议主题:课程层面诊改工作讨论
会议内容:
一、人文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马经义教授解读《课程建设对标表》
马院长向与会成员详细介绍了《课程建设对标表》,纵向从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成果三个层面,横向从建设指标、建设任务、建设目标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其中课程建设围绕基础建设、资源建设、团队建设、理论建设展开,三级指标为需要产生并提交的各类资料。课程实施围绕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线上教学展开。课程成果围绕科研成果、教改成果、教师成果展开,同时结合我校双高建设及提制培优计划对其建设指标、建设任务及目标进行设定。
二、与会成员就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提出意见和建议。
1.制定教案审查流程,评价标准设为优秀、合格、不合格,每学期评选优秀教案,通过专业主任普查赋分-系主任抽查赋分-二级学院院长抽查赋分,推选前5%参与学校评优。
2.“教学大纲”统一更改为“课程标准”,建议修订间隔时间为3年,将“是否定期更新”做为评价内容之一。评价标准为合格、不合格。
3.思考如何在超星系统实现教案、课程标准更新自动识别功能,如何利用查重工具,掌握教案、课程标准更新情况。
4.思考是否对PPT进行考核评价,如评价内容设置为是否反映教案内容、美观度、是否使用统一模板等。
5.“教材建设”指标栏下设“教材开发使用情况”,评价标准为A.使用公开出版校本教材B.使用校本教材C.选用教材。
6.“视听资源”评价项目为视/音频数量及时长。
7.“案例、文献资源”评价项目为数量及分类情况。评价标准为有无及质量优劣。
8.“教学团队”评价项目为主讲教师的学历、职称及团队双师比例,增加企业教师课时比例。
9.“教改科研课题”及“教研学术活动”评价标准为“有无”。
10.“教学评价”,通过参考“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分数平均值设定评价等级。 `
11.保留“教学实施”中学生出勤率,调停课数据。
12.删除线上教学中的“平台选课人数”一项。“课程访问数量”更改为“课程生均访问数量”。
13.将“课程成果”中的“科研成果、教改成果、教师成果”合并为一项。根据各项指标难易程度赋分,并对近3年成果分值进行统计。建议3年累计1分以下预警。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