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其形 丰其涵 实其质”,我校开展古今发艺博物馆馆藏建设工作汇报分享活动
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即将到来,学校邀请教育研究室赵众才研究员于5月17日下午为党政联席会、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和相关部门教职工汇报分享古今发艺博物馆馆藏建设工作并进行现场答疑。
赵众才研究员在分享中讲到,创建古今发艺博物馆是我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学院理事会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特色资源,其创建理念是:采撷中华传统文化精粹,润养现代职业大学内涵,创办标榜特色百年老校;拟达成的目标是: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展陈标榜的办学特色,诠释标榜的办学宗旨,升华标榜的办学灵魂——把标榜建设成卓尔不群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学中心。
古今发艺博物馆创建工作由学校创始人阎红院长亲自领导、规划和主持,由教育研究室进行项目文案策划,由产业中心周文文主任、时尚设计系税明丽主任、图书馆庞慧萍副馆长、成都标榜女红工艺博物馆曾正军和李昌玉技师及所在部门的多位老师协助实施,自去年6月开始,至今年2月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历时约9个月。
古今发艺博物馆创造了五个“全国第一”: 全国第一个以发艺、发饰为主题的博物馆;全国第一个系统收集、整理、编纂我国历代发艺发饰文献专著的博物馆(共十一部);全国第一个将我国历代主要发艺、发饰的主要样式以“古代摄影方式”(传世名画)进行展陈的博物馆;全国第一个将我国历代咏颂髮艺、髮饰文学作品系统收集并编纂成专著的博物馆(约50万字);全国第一个将历代史书中记载“髮”及相关事物的文字系统收集并编纂成专著的博物馆(约10 万字)。
“古今发艺博物馆”馆名采用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墨宝集字。在展藏第一部分的阐释文字中介绍了成都市人民政府核准我校设立古今发艺博物馆批文,阐述了人类发型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我校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庆祝建国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以及100余部电影、电视剧等世界级、国家级重大活动的演员发型设计和化妆造型工作,阐明了我院在全国大学中首创人物形象设计系的重大意义:率开历史先河,将生活服务业中的美发职业培训历史性地提升到高等教育层次,从而进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载入中国及世界生活时尚服务业学科建设史,完成了将古老发艺升华至高雅艺术殿堂,再提升至堂堂大学教育的历史性飞跃过程。
而四个分馆——“萃珍榭”、 “秦汉部”、 “唐宋部”、 “明清部”,从春秋、秦汉、唐宋、明清诸朝代专题咏颂发艺、发饰文学作品中选取了“诗”、“词”、“歌”、“赋”四种文学体裁的四首代表作对馆名进行了阐释。匾额还采用有关发型、发饰成语典故的文字内容,以钟鼎文、九叠篆、方篆、小篆等多种古代字体制作了阴文和阳文印章,借以烘托出本馆中华传统文化的浓郁色彩。
展陈文字稿为博物馆概说,兼述中国历代发型的嬗变和发展,按10个历史时期分别撰写,共1.5万字。展陈历代传世名画中的发艺发饰,按9个历史时期共收集了500多幅高清传世名画素材,实际采用了39幅,共计1万字。
为了丰富古今发艺博物馆的展陈内容和提高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学院教育研究室利用学院图书馆丰沛的馆藏,正在编撰《云鬟雾鬓靓古今——历代咏颂髮艺、髮饰文学作品集萃》一书,该书将收录自先秦以来历朝历代各种文学作品中包括髮艺、髮饰相关内容的精华之作,预计100万字左右,准备在2024年初出版。
另外,博物馆还展陈了从浩若烟海的古代典籍中精选的十一本关于发艺、发饰的文献专著合编的集萃,这些典籍分别是:《四库全书•古今注》(晋•崔豹)、《四库全书•说郛》(唐•段成式等)、《永乐大典• 净髮须知》(唐宋间民间艺人)、《四库全书•中华古今注》(五代•马缟)、《四库全书•事物纪原》冠冕首饰部十四(宋•高承)、《新镌古今爭物原始全书》(明•徐炬)、《四库全书•艺林汇考》(明末清初•沈自南)、《四库全书•格致镜原》(清•陈元龙)、《奁史》(清•王初桐)、《香艳丛书•续髻鬟品》(清•梁安鲍协中义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淸•陈梦雷)。其中《永乐大典• 净髮须知》是我国理髪行业的最早典籍,原书收录在明代《永乐大典》中,但早已散佚海外,本馆从日本收录到该书的文本,将其句读、校勘、编排并刊行,这在国内属于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