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专题分享活动
为助力我院“十四五”期间规划教材编制教师团队更好地把握和挖掘思政元素,由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牵头组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专题分享活动于2021年11月24日15:00-16:30在12教101举行。刘一沛院长担任主讲,22门教材编制团队近80余名教师参加。分享活动由院长助理刘细丰副教授主持。
刘一沛院长介绍了素质目标应从价值取向、态度意识、思维品质3个维度进行挖掘,并详细阐释了素质目标应划分为政治认同、国家情怀、文化素养、法制意识、道德修养6个一级指标与历史认同、现实认同、情感认同、家庭文明建设、爱国主义精神、爱国爱家统一、历史渊源、文化传承、精神内核、传承创新、尊重宪法权威、树立法治观念、了解专项法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15个二级指标,提出应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并以讲授与活动为路径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在载体方面,应力求突破,避免狭隘化、庸俗化、片面化。
如何从国内外资源中的多个方面提炼课程思政要素?刘一沛院长以《影视多媒体剪辑》课程为例,示范性地解答了“音乐短片剪辑可以用什么素材作为课程思政载体”的问题,并播放了帕瓦罗蒂的歌剧片段让大家感悟。刘院长的讲解生动而又深刻,教师们反响热烈、深受启发,对如何挖掘课程思政要素、设计教学过程的方向及路径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最后,院长助理刘细丰副教授对本次分享活动内容进行总结,提到了课程思政所承担的内容的权重越来越高,一定要对素质目标进行更多的思考,并强调了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以效果为导向,引导学生将思政元素内化为潜意识,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