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职业教育改革方向: 我校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项目式教学课程改革建设工作专题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产教融合,依托课程载体给学生提供真实参与的应用场景和项目,落实学校本学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任务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同时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项目化教学能力,2025年10月11日我校在CB101组织开展了项目化教学专题培训。本培训由教务处处长罗明钊副教授主持,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朱自强教授主讲,各二级学院共计46名教师参加了学习。
培训首先由我校教务处处长罗明钊副教授系统介绍了项目化教学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并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着重强调了推行项目化教学对提升课程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朱自强教授明确了未来两个月的重点培训内容框架,涵盖五大核心模块:一是项目化教学理念与设计原则,帮助教师建立系统化认知;二是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及开发,聚焦实操性方法传授;三是项目化教学课堂实施策略及课堂组织,破解教学落地难点;四是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评价改革,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五是项目化教学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范本。同时,明确本次培训的学习成果将以汇报形式呈现,为教师学习提供明确的目标导向。培训过程中,朱自强教授首先从课程规范性入手,引导教师对照国家教育部网站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核查自身所授课程名称的一致性,对存在偏差的课程提出修改建议,确保课程设置符合国家专业教学要求。随后,朱教授围绕项目化教学的核心要点展开深度讲解:通过 “什么是项目式教学” 的精准定义,帮助教师厘清概念边界;通过新旧课程教学观念的对比分析,推动教师教学理念更新;通过梳理国家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让教师把握政策方向与改革趋势;通过解读 “为什么要进行课程开发”,强化教师课程建设的主动性与必要性认知;同时深入阐释课程开发理念,并剖析课程开发与教学能力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为教师后续开展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整个培训过程教师不仅更新了教学理念,破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定式,更在课程规范性认知、课程开发技术、课堂实施策略等方面获得了具体方法。尤其是结合自身课程填写工作页、参与互动交流的环节,让教师能够将培训内容即时转化为自身教学实践的思考,而优秀案例的分享则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有助于教师快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实现从 “被动学习” 到 “主动应用” 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