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稻香满园:一场跨越讲台与田埂的丰收礼赞
秋阳和煦,稻浪翻金。正值教师节来临之际,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耕读基地迎来了丰收季。师生们亲手栽种的生态稻米已颗粒归仓,校园里弥漫着泥土的清香与收获的喜悦。9月10日,学校将举办”春华秋实”主题活动,将这批凝聚着汗水与希望的劳动成果,免费分享给全校师生品尝。
一粒米,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这不仅仅是一碗米饭,更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从土壤改良到插秧播种,从日常管护到金秋收割,师生们用大半年的躬身劳作,换来了这片古稻田的丰收。每一粒米都承载着”劳动创造价值”的实践教育理念,也寄托着学校对”五育并举”教育模式的深刻探索。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在品尝丰收喜悦的同时,学校更希望将这份喜悦转化为一些教育的思考。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发布的《2025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世界饥饿情况虽然有一定的改善,非洲和西亚地区仍有3.07亿人食不果腹。学校耕读教育基地十亩地高产有机稻米,仅够我校师生十天消费,基于此我们更应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活动现场将倡导”光盘行动”,从舌尖到心间,基于3R践行“两型校园”(资源友好型、社会友好型)理念,延续中华民族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
传承与创新 劳动教育的深层意义
“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有遗憾。”这句话道出了教育者的初心与担当。在注重技能传授的同时,学校更希望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理解生命成长的规律,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体悟中华农耕文化中”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哲学思想。
学校耕读教育基地不仅是一片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教育创新的试验田。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打造出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劳动教育新模式,让素质教育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生根发芽。
在这个特殊的教师节,让我们共同品尝这份来自大地的礼物,感受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体会默默耕耘的人生哲理。愿这份跨越讲台与田埂的丰收喜悦,能够传递到每个标榜人的家庭,融入每个师生的心灵,成为教育路上最温暖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