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工委领导来校调研,我校实地考察与座谈发言双维度展现育人特色
6月25日至26日,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富、秘书长郝雅梅等一行赴川开展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调研。作为此次调研的重点院校之一,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以“实地考察+座谈发言”双维度,全面展示了关工委工作的特色经验与实践成效。
实地考察:沉浸式感受“三三四三”体系的落地实践
6月25日下午,王富一行走进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在学院党委书记、省政府督导专员、关工委主任曾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关工委副主任孙启平等领导陪同下,沿“南大门—博雅精舍—图书馆—女红坊—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基地—党建中心”路线开展实地考察,近距离了解学院关工委工作的具体场景与育人成果。
在博雅精舍与图书馆,调研团队感受到学院“以美与健康提升人的生命品质”的办学理念。在女红坊与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基地,学院“生态+劳动”教育品牌的实践场景直观呈现。在党建中心,党群工团服务中心“五区四室一轴”的功能布局,生动体现了学院“党建带关建”的协同机制,多部门协同、“五老”骨干参与的组织架构,让关工委工作与党建、学工深度融合。王富一行对学院将红色教育、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座谈发言:系统汇报“三三四三”体系 共商民办高职关工委发展路径
6月26日上午,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举行的调研座谈会上,学院党委统战部部长、校团委书记、关工委秘书长杨小平代表学校作关工委工作专题发言,系统介绍了学院“三三四三”工作体系的实践成效与未来规划。
杨小平在发言中指出,学院关工委以“党建带关建”为引领,构建了“三基建设”筑牢根基、“三个课堂”深化引领、“四个聚焦”促进发展、“三大行动”联动校地的特色体系。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共性挑战,杨小平坦言当前工作存在宣传动员深度不足、活动经费与“五老”培训支持需加强等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同时建议搭建民办与公办院校关工委交流平台、校地协作平台,并设立“民办高职关工委专项基金”,支持“五老”培训与品牌活动创新。
此次调研既是对学院关工委工作的全面检验,也是推动工作再提升的重要契机。学院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新起点,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法路径,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标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