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金沙讲坛—杜甫的成都岁月”讲座
11月25日下午,由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成都市龙泉驿区社科联、成都高职中专教育学会承办、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协办的“金沙讲坛——杜甫的成都岁月”讲座在我校国际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期讲座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成都薛涛研究会会长、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房锐教授担任主讲。讲座吸引300余名师生参与,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金沙讲坛是由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都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大型公益性文化讲坛,以弘扬人文精神,传播学术文化、提升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以“讲成都、谈天下,通古今、论人生”为基本理念,以“选题系列化、内容大众化、讲坛品牌化”为思路,着力打造“名家荟萃的大讲坛,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沙龙”。“杜甫的成都岁月”讲座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诗圣杜甫与成都的深厚渊源,深入探索杜甫的诗歌及其人生旅程,体验他作品中的文化魅力,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成都城市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给予杜甫一生中相对安宁悠闲的时光,使得一代诗圣谱写了不朽经典诗作。”房锐教授围绕杜甫在成都的岁月,结合创作的诗集主题,给听众讲述了精彩纷呈的关于杜甫的故事。在她的娓娓讲述中,同学们得以看到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是他一生的重要时期。房老师说到诗圣在蜀中的日常生活、与友交游,以及蜀中创作,感叹道:“老杜对成都的感情深厚,他在成都两度居住,在将近4年的岁月里留下了200多首描写成都的诗词。在相对安定的环境里,老杜用一首首诗歌给成都定下基调。”整场讲座,房锐教授着眼于诗歌,从成都风光、名胜古迹、物产、饮食四个方面讲述杜甫笔下的成都。同时,房锐教授还从草堂的今昔面貌对比、历代文人对杜甫与杜甫草堂的赞誉记载、“人日游草堂”习俗中,探讨杜甫对成都的巨大影响。文人与地域之间往往有双向交互作用,成都给了杜甫新鲜的、独特的感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而杜甫的成都诗歌,有助于我们认识成都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认识历史悠久的成都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扩大了成都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杜老杜的蜀中生活和诗歌创作,是我们阅读杜诗、学习杜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对象。”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房锐教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渊博学识,于风趣幽默间将杜甫笔下的成都娓娓道来,发人深省,同学们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