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加“数字教育背景下未来学习中心与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研讨会
10月25日,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超星集团协办的“数字教育背景下未来学习中心与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市成功举办。会议重点围绕高校智慧图书馆和未来学习中心的生态体系协同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以推动高校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和面向未来学习场景的融合创新发展。我校执行院长叶建忠教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金兼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张斌、超星集团董事长史超、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杨静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金兼斌表示,在教育数字化大背景下,各个高校的图书馆及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应与国家战略和教育教学改革保持同频共振的节奏。张斌指出,智慧图书馆建设要主动服务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逻辑,因势而谋,乘势而上,打破自身藩篱,融入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大格局之中。史超分享了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四种新的思维:积木思维、插座思维、引擎思维和AI+思维。杨静表示,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图书馆界、出版界、数据库商及相关企业共同携手共建,融合发展,才能开辟图书馆转型发展新通途。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杨静、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超星集团上海研究院院长宋志森、兰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勇、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波、厦门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肖铮、超星集团未来学习中心产品总监郑梦竺、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峰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各位专家分别结合本馆研究与实践经验,就智慧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管理服务平台、高校图书馆联盟、数字化转型、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等主题,从智慧服务的角度出发,全面探索数字教育背景下图书馆服务范式变革,共商未来学习中心与智慧图书馆生态建设发展大计。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金兼斌做了大会总结发言。
10月26日,与会代表还分别参观了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和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等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
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图书馆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图书馆应以智慧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为抓手,在“数字中国”及“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下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