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us-figure 标榜人物

榜样力量丨“艺”起闪耀,设计未来——艺术与设计学院2025年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成长记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箐箐校园里一群即将展翅高飞的青年,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让我们一同走进艺术与设计学院荣获2025届“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的同学们,感受这群“艺设追光者”的拼搏足迹,解码优秀背后的精神密码,汲取奋进的力量。

01勤学笃行,筑梦未来

以专业践行责任,用创意服务社会。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2202班的郭子豪表示“作为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的学生,我始终将‘技术为骨,创意为魂’作为自己的学习准则”。

从2023年秋季开始,郭子豪便活跃在校内外多个重要活动中,从校庆三十周年的趣味城市定向赛和校企公益游园会,到影视传媒系21级毕业设计布展及拍摄,再到“城市议题”ALIVE“重生”计划的拍摄,他用镜头记录每一个重要瞬间。此外,他还带领学弟学妹们完成了三天两夜不间断的延时摄影拍摄任务。2024年6月,他奔赴泰国兰帕潘尼皇家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拍摄。在这次拍摄中,他深入探索了尖竹汶特色彩宝的独特魅力,寻访了当地的美食与历史遗迹,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专业知识,也让他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实践能力。

在校期间,郭子豪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收获了诸多奖项,获得了学院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郭子豪始终相信,创意的价值应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收获了“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杰出志愿者”等称号。在2023年暑期,他还积极参与了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服务,获得荣誉纪念证书。

流水不争先,争滔滔不绝。互联网游戏动漫开发专业2206班的胡程说:“在人的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和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的欲望,并且勇敢地迈向挑战的那一天”。在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胡程一路披荆斩棘,收获了四川省三等奖,最终获得全国优秀奖,这一场“淬炼之旅”不仅锤炼了他广告创意与设计的专业能力,更让胡程学会了在压力中突破思维定式,以创新视角直面挑战。

而连续两年获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这份持续的认可成为他努力向前的动力源泉。作为学生干部,胡程始终秉持服务初心,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协调同学需求,与伙伴们携手将班级打造成温暖奋进的集体,最终斩获“先进班集体”荣誉。从“优秀学生信息员”到“优秀学生信息员组长”,他用心倾听同学心声、细致反馈合理诉求,搭建起学校和同学间高效沟通的桥梁。而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胡程坚定地选择报考“三支一扶”,他希望能在基层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先模拟成功,再成就自我。表演艺术专业2202班的黄永菊说:“大学里面就像赶海一样,有人赶海,有人扬帆,有人划水,或者是有人摸鱼,你可以和他们一起或者是比他们更加努力”。回首自己的大学时光,黄永菊感觉自己完成了一次从“专注技艺”到“拥抱世界”的蜕变。如果说入学时的黄永菊关注的是如何演好一个角色、唱好一首歌,那么现在的她关注的是艺术如何产生价值、如何连接人、如何回应社会议题。通过青葵社项目服务青少年发展和志愿活动服务社区,她学会了运用表演之外的技能,如:策划、管理、沟通、创新去拓展艺术的边界。从作为社团成员参与活动,到担任青艺社主席、负责核心项目,再到获得“优秀工作者”“突出贡献奖”等荣誉,这个过程深刻塑造了她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在参与泰国友人的交流、参与国际救助儿童会项目中,黄永菊接触不同背景的同学和老师,让她跳出了原有的认知框架,拥抱多元文化,理解差异,具备了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包容的心态。从专升本的压力,到平衡学业与众多职务工作的挑战,她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分析问题,寻找资源,坚持行动。黄永菊说:“大学教会我的不仅是‘演戏’,更是‘如何用艺术去生活、去思考、去影响’,我变得更主动、更立体、也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02困顿处破茧,在时光里成长

以谦逊之姿求知,以担当之心做事。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2201班的李宇平说:“大学从不是单一的成绩好,而是在试错中找到‘我能做好什么’和‘我想成为谁’的交集,别被焦虑推着走,也别用躺平逃避选择。”
李宇平回顾大学三年的生活,觉得自己最大的蜕变,是从依赖外部指引到形成勇于担当的心态,从“看不懂”到主动向请教,慢琢磨细实践,学会接纳自己的节奏。除了课业学习,她还在学院的新媒体中心的实践中,将专业理论融入公众号的实际运营,将书本中学到的策划与传播的理论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完成了从知识接受者到实践推动者的跨越。在三年的学习和实践中,她也收获了优秀学生干部、团务宣传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芙蓉落满求学路,锦江潮涌少年心。室内艺术设计专业2203班的罗萱羚表示:“优秀不仅是会考试,更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重视软实力,别做知识的孤岛。”在大学三年的时光里,罗萱羚在多方面实现了蜕变与成长。她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逐步构建起系统化的学科思维,培养出出色的自主规划能力。在生活方面,从最初的社交局促,逐渐成长为能够自如协作、游刃有余的团队伙伴。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她重建了自信心,把挫折视为成长的契机,将每一次失败都当成她前进的动力。无论是图书馆的海量资料,还是学长学姐和导师的宝贵经验,亦或是公益组织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她都充分利用,不断充实自我。她也收获了学院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等荣誉,还在国青杯艺术设计展中获得三等奖。

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罗萱羚选择了继续深造的道路。她计划通过专升本考试进一步提升学历,并在未来攻读研究生学位,开启更高层次的学术探索之旅。

03承责任于肩,倾赤城于心

知不足而奋进,往远山而前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2205班的李美虹始终相信线条是凝固的语言,色彩是流动的情绪,每一次妆发雕琢都是与个性的深度对话,每一回整体造型皆是对多元文化的解构重构。

刚进大学,李美虹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地前进。在日常的学习、实践活动、兼职时也会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安排,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标榜的三年,她收获了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新启航教育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等多个荣誉。李美虹也表示,三年的大学生涯让她变得更加阳光自信和自律。作为人物形象设计的学生她表示将来将继续“以美学为墨,绘人物灵魂轮廓;以创意为刃,剖设计本质肌理。”
藏责任于细微处,显担当于朝夕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201班的王鑫在担任班长期间,始终以责任为先,用心组织班级活动、协调同学事务,在服务中锤炼担当。王鑫表示在平衡学业与班务的过程中,她掌握了碎片化时间高效利用的技巧;从活动策划、分工到执行复盘,全流程的打磨使她的统筹能力显著精进。这段班长生涯锤炼的能力与心性,已然内化为她人生赛道的持久助力。
在第十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的舞台,让她在艺术实践中突破自我,摘得一等奖;而在公益共创社获 “优秀工作者” 是对善意“最好的回应”;SYB 创业培训的淬炼,更让她在创新与实践中拓宽视野,成为 “优秀学员”。两次获评 “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  “优秀毕业生”,王鑫表示每一份荣誉都承载着师长的教导与同学的信任。未来,她将带着这份感恩,以梦为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奋斗篇章,让青春在不懈努力中绽放光彩。
甘作桥梁连众志,愿为基石筑学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205班的张依杰表示,在大学期间担任班级宣传委员如同一场充实又精彩的旅行,虽然过程忙碌、有过挑战,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这段经历让她在沟通协调、创新思维、团队协作、时间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让她学会了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
在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的同时,她利用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深入研读专业书籍和前沿文献,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付出的汗水也有了回报,她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还获得了三好学生、军训好战士等荣誉称号。今年,她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成功进入公办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将来,张依杰也会带着这份荣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04星霜屡移,矢志不渝

霁月光风,卓厉奋发。影视制作专业2207班的邹思祺说:“谁都会有emo的时候,重点是emo完能重新站起来,这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邹思祺表示,在标榜学院的三年时光,堪称她的“成长蜕变之旅”。刚踏入校园时,面对复杂的影视设备和晦涩难懂的视听语言,她仿佛迷失在片场的懵懂新人,不知所措。正是老师将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拆解成镜头语言的“密码”,一步步引领她叩开了影视创作的大门。在剪辑过程中,邹思祺也曾陷入瓶颈,剪辑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这时,老师耐心地帮助她逐帧剖析素材,教会她如何用节奏编织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她在创作中逐渐找到方向。拍摄毕业作品时,邹思祺为了捕捉理想的光影效果,在寒风中反复调试设备,却始终差那么“临门一脚”。老师得知后,深夜赶到拍摄现场,凭借丰富的片场经验,为她校准了创作方向,帮助她顺利完成了毕业作品的拍摄。三年的学习生涯,邹思祺从学院的老师们身上学到了“影视人的匠心精神”,也深刻领悟到镜头背后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敬畏之心。

如今的邹思祺,早已从大一时那个说话都会脸红的青涩“萌新”,蜕变为能够在各种场合自信“侃侃而谈”的社交达人。曾经,数据对她来说是令人头痛的难题,如今她却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数据。然而,大学三年带给邹思祺的最重要的收获,是她在面对问题时,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提升了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她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从容不迫。未来,邹思祺将带着在标榜收获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四川省中银杯“短视频创作与运营”团体三等奖等荣誉,满怀信心地迈向新的征程。

心怀春潮,奋勇前行。化妆品经营与管理专业2201班的唐露坚信:“不要纠结于想象中的难题,行动才是最好的解答。”回望大学三年,唐露觉得自己最大的成长是变得更加独立自信,同时也清晰地锚定了未来的目标与方向。
唐露的学习生活不仅局限于课堂和实训室,她还积极投身于“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勇敢尝试未曾涉足的新领域,不断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与视野。凭借这份努力与热情,她获得了“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团员”“优秀团员”以及学校废旧物创意时装秀优秀奖等多项荣誉。未来,唐露将继续怀揣着这份独立与自信,带着大学三年积累的经验与收获,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成熟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灼华于野,向光而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2203班的陈凤琳坚信:“不要害怕挫折,就像星星一样,即使暂时被乌云遮挡,也要持续发光。只要行动起来,答案自然会浮现。”在大三进行“沧溟”毕业设计时,陈凤琳曾陷入实践操作的困境。布料选择和化妆手法反复调试,却总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失败带来的挫败感让她焦虑失眠。幸运的是,在导师的点醒下,她学会了“卡住时退一步”,重新梳理整个流程,与组员们互相支持、思维碰撞,最终成功突破瓶颈,顺利通过初试。这次经历让她深刻明白,困境往往是蜕变的起点。除了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冷静拆解难题,开放心态寻求支持。

作为班长,陈凤琳从最初组织班会时的紧张不安,到后来能够高效协调同学矛盾;从手忙脚乱地规划活动,到拥有成熟的事件管理能力,她的成长有目共睹。她的心态也从独善其身转变为积极承担责任,学会了在学业与班级事务之间找到平衡,抗压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陈凤琳将继续怀揣着这份坚韧与勇气,带着在大学期间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成长蜕变,坚定地迈向人生的下一站。
艺术与设计并非孤芳自赏的独白,而是连接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它以独特的语言,将创意与情感融入时代脉搏,推动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荣誉,是过往努力的勋章,更是新征程的号角,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我们坚信,这些优秀的青年才俊,必将带着母校的殷切嘱托、师长的深情期望以及青春的绚丽梦想,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将在那里绽放属于自己的绚丽之花,以蓬勃的朝气和无畏的勇气,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首页 联系咨询 带图分享 标榜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