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研修,积极备赛,我校多次开展四川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研修活动
为帮助教师更好地备战2022年四川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从2022年1月19开始,我校本学期已开展6次“2022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集中研修活动”,第6次集中研修活动于2022年2月24日下午14:00-15:10在CB101进行。研修活动由马经义教授、邓律副教授主讲,院长助理刘细丰副教授主持,各二级学院共计50余名教师参加了学习。
马经义教授介绍了《教学实施报告》的撰写步骤与方法。首先,马经义教授为参赛教师们展示了300字的引言模板,为参赛教师提供了撰写思考。接着,马经义教授分别对《教学实施报告》的五个部分如何撰写进行了详细讲解,重点强调了“图表”在教学整体设计中的作用,尤其要突出“5个说清楚、5个逻辑点、5幅展示图”的内容,融合“顶天”“立地”“三纵”“四横”“五融通”所有元素,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部分,马经义教授以往年参赛作品为例,强调了教学实施是指根据教学整体设计,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分别介绍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通过“图”的形式来表述更为清晰。在学习效果部分,马经义教授建议参赛教师通过数据、证书、奖状、图标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特色创新方面,马经义教授认为要实现创新,一定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载体资源、组织形式这个七个方面来思考,尤其是教学策略的创新。在反思改进方面,马经义教授特别提到了 “三条不反思”,切不可犯方向性的错误。
邓律副教授以她本人2021年省赛及国赛参赛作品的《教学实施报告》为例,介绍了教学整体设计中的思政元素要聚焦,抓住关键点;整体编写要实现文字与图片的相互支撑。邓律副教授特别强调,在进行学情分析时,要采用可靠性较高的工具,进而更准确的确定重难点;在教学评价方面,要从多元多维度出发,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刘细丰院助对本次研讨进行了总结,提示《教学实施报告》不仅是被评审评价的最直观材料,也是展示作品的最直观途径,而“图”则是对各项内容的提炼以及教师对教学设计掌握度的体现;建议参赛教师在编写词藻方面,要融入“课堂革命”的内容,参赛作品要基于课程特点与教师风格突出自己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