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家具设计师赛项四川省选拔赛在我校顺利举行
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四川省工业合作联社、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我校承办的第五届工业设计职业技能竞赛家具设计师赛项四川省选拔赛在我校举行。本次比赛旨在为四川选拔家具设计人才,共有来自全川的49名选手在赛场上展开角逐,其中职工组选手15名、学生组选手34名。优胜者将代表四川参加第五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
01 赛前准备


比赛分理论考试、设计竞赛和实物制作三个模块项目。10月31日,各参赛队伍陆续抵达,按照比赛要求完成报到。31日比赛前,裁判长刘晓红教授为选手们进行了赛前培训,她强调,在高标准选拔赛中,从排版到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最终成败,这是对“工匠精神”最直接的诠释。
02 理论竞赛 凝神静思



10月31日下午,本次比赛的理论考试在4教105教室进行。考场内,只见选手们或凝神思索,或快速作答,全力以赴。随后,在11教405、406教室举行了本次比赛的设计竞赛。职工组与学生组同场比拼,这不仅是对材料学、制图规范与创新理论等综合知识的考察,更是对心理素质的一次严峻考验。
03 技能比拼 匠心巧手



11月1日上午7:50,参赛选手依次进入比赛场地。选手们须在4小时内将根据昨天完成的设计稿,完成家具的实物制作。现场工具声此起彼伏,锯切、打磨、组装……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利落。职工组选手凭借丰富经验沉稳应对,学生组的选手则更多地展现出新颖的创意构思。裁判员巡回监督,确保比赛公平公正。选手们仔细核对图纸,反复调整手中的结构配件,把家具设计作品的制作,对材料特性的把控,对设计概念和设计思想的综合表达等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04 锻造“从构思到实现”的能力



本次比赛的裁判长刘晓红教授表示,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家具设计师赛项将全面考核家具设计师的理论素养、设计表达与手工制作能力,其意义远不止于竞技。比赛的关键挑战在于实现从图纸到实物的完整转化。她强调,若图纸优秀却无法制成实物,得分将大幅受限。赛事的最终评分是以实物为准的,将综合考察实物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结构、功能、工艺及创新点。比赛通过千题理论库、4小时图纸创作及4小时有限工具下的手工制作三个阶段,考察了选手掌握工业设计所需的综合能力,即从“胸中有竹”的创意到“眼见为实”的产品的完整流程。
对于有志于此的年轻学子,刘晓红教授分享了成为优秀工业设计师的核心路径:梦想需以热爱为根基,让真正的喜欢在心中生根发芽。同时,努力与坚持不可或缺,需付出全部心血,依靠强大的自驱力持续推进。
05 在挑战中收获成长



比赛中,选手们全神贯注,沉浸在从创意到实物的创造过程中。学生组选手们纷纷表示,通过比赛接触到行业前沿标准,意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这样的高标准实战也是对自己学到的课堂知识最好的检验,每一步操作都是迈向真正设计师的坚实一步。“从图纸到成品,每一步都是成长。”
来自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王丽亭表示实操环节对她是不小的考验,“作为女生,使用一些大型工具确实比较吃力,但通过比赛,我对家具结构和工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次参赛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坚定了她继续深耕家具设计的决心。
作为一名热爱手工木艺的学生,我校学生谢佳成对比赛充满热情:“我平时就喜欢动手制作,所以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检验。”尽管是首次参加家具设计类技能大赛,他并不感到紧张,“赛前准备比较充分,比赛时,我很享受从图纸到成品的过程。”他还特别提到,职工组选手沉稳专注的作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到前辈们对细节的执着,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我校家具设计专业大二学生姜榆含认为“在学校更多是学习理论,而比赛要求你在有限时间内独立完成从创意到落地的全过程,这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她表示,通过与其他院校同学的交流,自己也汲取了许多设计灵感,“结果固然重要,但这次经历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成长。”

本次比赛深度对接世赛标准,全面考察家具设计师的创意、材料应用与实操能力。在竞赛过程中,设计师们能够相互切磋技艺、交流设计理念,从而拓宽自己的设计思路,增强创新能力,全面带动我国家具设计相关专业人员的整体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升。同时,促进我国相关专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实现“以赛促评、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专业及课程改革目标。为我国家具设计行业培养和选拔更多素质过硬、技艺精湛的家具设计专业发展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理念、新发展的领军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