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lines 头条新闻

表彰先进,弘扬教育家精神,我校隆重庆祝第41个教师节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9月10日下午,我校在体育馆隆重举行第41个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学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曾诚,理事长、院长、党委副书记刘一沛,党政联席会、院务委员会全体成员,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建忠教授出席,与全校各系统、二级学院的教职工欢聚一堂共庆节日。

大会在凡響中国鼓俱乐部气势恢宏的《蜿蜒》表演中拉开帷幕,文韵合唱团以《世界赠予我的》向全体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凡響是国内极具特色的中国鼓俱乐部,创始人为叶松源。鼓队善于将节奏与运动结合,希望通过击鼓,唤醒被都市人遗忘的“生命力”。)

(文韵合唱团带来合唱曲《世界赠予我的》,以优美的歌声致敬辛勤的园丁。)

(刘一沛院长致辞)

院长刘一沛在致辞中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美好祝福,对老师们的辛勤耕耘表示诚挚感谢。刘院表示41年前设置教师节是为了树立对“教师”这个职业应有的尊重,体现尊重知识,尊重教育。而现在,我们更加强调“教育家精神”,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具体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在面对学生时,“教育家精神”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去努力地了解听众、理解听众、团结听众、反思自我,力求拉近听众的距离,调动听众的兴趣,争取听众的信任,赋能听众的追求。在这个时代,教师节是一种认同,更是一种鞭策。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肩负着让学生阔别应试教育的阴霾 ,以更高适应性走入社会的使命。以“让每个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为念,锐意创新、不言放弃,不向成见的大山和成规的枷锁缴械,那么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有更光明的未来。

(“标榜教师男团”带来的暖场舞蹈《青春师韵》,用动感的舞姿传递出满满的活力。)

随后举行的表彰环节将大会推向高潮。党委副书记、学工副院长孙启平主持颁奖仪式,宣布在过去一学年中,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374项,涵盖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党政机关部门的表彰、竞赛获奖共98项,学会、行业协会奖项171项,其他奖项105项。

(党委书记曾诚为获得2025年学校“师德先进个人”的教师:艺术与设计学院袁廷婷、管理与数字经济学院程琦、医药健康学院廖莉、人文与教育学院孙砾、艺术与设计学院杨蕾、学生工作处刘亚玲、体育与旅游学院李俊杰颁奖。)

获奖教师代表杨蕾代表全体辅导员老师向辛勤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岗位上的每一位老师送上节日祝福。她表示,作为辅导员的工作核心在于“陪”与“导”,“陪”是陪伴学生成长,“导”是引导他们走向正途,把同学们的冷暖永远都放在心里。教育的本质在于心灵的教育,强调了教育的非灌输性和非命运性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灵互动。辅导员工作是用一个真心去换另一颗真心。未来,将会继续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小事,真心实意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当好他们成长路上的同路人和守护者。

多项荣誉见证教师卓越成就

教师发展中心付佳茵与副院长刘细丰合作的案例入选教育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先进案例”;

校团委关工委工作案例入选全国高职院校优秀案例;

医药健康学院杨沁老师获“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人文与教育学院张祺老师在“四川省2024年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诵读中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演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艺术与设计学院姜科、兰天翔老师荣获第七届中华设计奖职教赛道(国赛)比赛“一等奖”;

艺术与设计学院刘涓老师、管理与数字经济学院王娜老师分别荣获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四川省首届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大赛二等奖”;

人文与教育学院田翔老师在“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幼儿照护职业技能赛项(教师组)”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此外,还有来自各二级学院的多位教师在全国、省市级各类竞赛和评优中指导学生参赛,荣获“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教练员”等称号。

(校领导纷纷为获奖教师颁奖)

管理与数字经济学院的王娜老师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发言。她感谢学校搭建的平台,提供的各项资源,感谢在备赛期间学校领导、同事以及学生的支持和帮助。获奖不仅是对所有支持我们的领导同事的回报,更是对学校重视教师成长、鼓励教师创新的最好回应。未来,老师们将继续扎根教学,从教学实践中寻找灵感,努力把每一堂课都打造成学生喜欢的优质课,不负学校的信任、领导的希望,更不负每一位带着梦想踏进校园的学生。

优秀辅导员表彰

为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教育部、省教育厅两年举办一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这几年涌现出了一批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突出、工作方法创新的优秀辅导员。在学校“第十二届辅导员素质能力比赛”中,医药健康学院刘思雨老师荣获一等奖、医药健康学院韩华老师、 卢亭老师荣获二等奖,艺术与设计学院杨丽萍老师、刘霞老师、医药健康学院李雪梅老师荣获三等奖。

特别贡献奖致敬默默奉献者

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杨荣老师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知识素养,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悉心指导学生成长成才,为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助力我校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授予杨荣老师“2025年优秀企业导师”荣誉称号。

学校耕读教育基地的建设者们开疆拓土,建设耕读教育基地,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种子技术培养、生产古耕有机稻米、菜油,与学校师生共享,默默地服务学校建设,学校授予他们“爱的奉献”特别奖。

学校女红坊作为学校集展、存、产、教、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创孵化平台,十年来服务全校多个专业,成绩显著。2024年、2025年连续两个暑假,该团队的成员曾正军、黄维凯、李昌玉、周文文、周铭五位老师联合多部门教职工,成功建成包括食物文化工坊、染织工坊、民族服饰、3R纤维数控等9个实训室,为学校的实践教学与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校授予他们“默默耕耘、跨界融合”特别奖。

大会在新教师的庄严宣誓、教师合唱团的深情演唱以及学生《陪我长大》的感恩歌声中圆满落幕。

学校耕读基地在金秋时节迎来了丰收季,师生们亲手栽种的生态稻米已颗粒归仓。今天,学校特意举办”春华秋实”主题活动,将这批凝聚着汗水与希望的劳动成果,与全校师生共享。

春华秋实,硕果盈枝,我校教师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标榜力量。

首页 联系咨询 带图分享 标榜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