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2025年全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九届教师活动)备赛说明会
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积极助力教师备赛,我校于5月7日下午在CB101教室举办了“2025年全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九届教师活动)备赛说明会议”。本次会议由学校副院长刘细丰教授和教师发展中心付佳茵老师主讲,吸引了各二级学院40余名有意愿参加2025年全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教师参加。
付佳茵老师首先指出,今年的比赛名称由“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正式更名为“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这一变化对教师的数字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接着详细介绍了比赛的项目类别:一是高等教育组专项,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选择申报课件、微课或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二是职业教育专项,教师可申报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案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样章)或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能力提升案例。她特别强调了今年新增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能力提升案例”项目,并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申报。
刘细丰副院长随后介绍了2022年至2024年我校在该赛事中的参赛及获奖情况,并着重强调了2025年全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他指出,本项赛事由教育部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评选。评选出的“标杆作品”将有机会参加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全国性展演。他鼓励教师踊跃参赛,以比赛为契机,努力提升个人及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并将获奖成果作为个人职称晋升的重要储备条件。最后,刘细丰副院长表示教师发展中心将邀请专家对教师参赛作品的脚本撰写与教材编撰进行定期、有效的指导,并根据参赛作品的实际需求,协助教师对作品进行信息化与数字化处理,为教师备赛提供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