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2024-2025学年“金课”建设研修第二阶段第2次活动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我校2024-2025学年“金课”建设研修工作的通知及4个附件》(院教发字〔2024〕7号)安排,为落实本校“金课”建设工作,我校2024-2025学年“金课”建设研修第二阶段第2次活动在腾讯会议线上进行。研修活动由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武友德教授主讲,学校副院长刘细丰教授主持,教务处罗明钊处长及各二级学院的唐茂高、黄海欣、文金、郭颖艳、敬利华、刘源、王勤、姚平、王娜、杨柳、宋玲、徐静、刘凤、程琦、王国英、赵婷、李姣、黄容、杨娅妮、段玲、姜科、丁楠娟、林茂霞、庄成龙、袁廷婷、王加祎等近30位教师参加了研修。
武教授围绕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开发出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融合数智技术的课程体系展开。他首先强调了理解课程标准内涵、把握课标开发要求的重要性,指出课程标准应涵盖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质量评价等多个维度。随后,他详细介绍了跟岗绘制能力图谱、重构课程模块内容的方法。通过组建课程开发中心深入企业调研,明确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将“双标”中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对照任务分解,进而构建“公共基础课 + 专业平台课程 + 专业方向课程 + 模块化课程”的课程体系,并融入技能大赛标准、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等,实现岗课赛证融合。
武教授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提出要融入“四新”技术,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丰富资源内容形式。同时,重构多维教学空间,打造三维共振课堂,依托数字化资源构建线上云端虚拟课堂,改造传统课堂为智慧教室,并利用企业真实场景构建企业课堂。他还分享了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经验。武教授又对多元评价体系、小组作品评价的具体步骤和评分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建议构建立体多元的评价模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武教授以成熟案例为引导,展示了课程标准开发实操的全过程,为我校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实用的方法。
本次研修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我校教师在数字化背景下开展课程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参训教师建立高职课程整体概念、树立金课建设格局打开了思路。